楼主所说的朝鲜是包袱,本人并不赞同,因为朝鲜对中国有着特殊的作用.至于中国对朝鲜的支援,也不是中国养着朝鲜的那种情况,中国对朝鲜的支援也是基本符合市场规律的.
1.经济方面,由于中国对外经济外交策略的调整,1992年1月,中国方面提出与朝鲜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决定将过去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转变为用外汇结算,而且希望两国间的企业往来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与限制。《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月29日。由于朝鲜过去习惯于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国内严重缺乏外汇,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过去中国方面以“革命”与“意识形态”为基础,对朝鲜提供有偿、无偿援助或以“友谊价格”半买半送的方式,支援、协助解决朝鲜的经济难题的做法也相应中止,致使两国经济往来大为萎缩,贸易额连年下降。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有原油、机电产品和生活用品等;从朝鲜进口的商品主要有钢铁、木材、矿产品、水产品等。
2.政治方面.中国不但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支持朝鲜,而且在外交上也尽量配合和支持朝鲜的行动。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中朝还加强了对半岛事务的磋商与沟通。
3.在朝鲜危机时,中国依然是第一个支持朝鲜的大国,中国对朝鲜国内发生严重的粮食危机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1996年年5月,朝鲜副总理洪成南访华,中朝签订了援助协定,中国方面决定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粮食援助(其中半数是无偿援助)。
总之,随着中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色彩退潮,国家利益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重要原则。中朝关系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并向正常国家关系转变,但传统友谊仍是中朝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中朝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在朝鲜半岛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外界对朝鲜的了解,有助于朝鲜半岛南北开展对话,也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