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目前很多的与其国防部相关的军事评估届,都在仔细分析和看待中国。以往简单依靠叛逃海外的“异议”人士,学者的简单臆断。现在已经不符合美国战略对华发展需要。近年来美国军方加强了与中国军方的接触。其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些真实的中国军事状况。
美国信息集团首席分析师近日,提交美国军方报告显示说:“中国军事发展现况是:有能力,有成绩。但是与其目标对比,他们还需要很长的道路”。
mk800:报告中有对于中国近期军事现代化发展的乐观看法。但是也提出了一些不足和批驳。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客观看待问题。报告指出,“目前解放军不断加大军事现代化发展进程。对比以往的单纯依靠“精神”手持落后武器,打败对手作为一种光荣形式来看,现代化军事发展使得解放军获得了切实的成长。现代化使得这支上个世纪20年代创建的军队,从及其弱小不为人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国际和地区主导力量作用的军队。”
“中国陆军在近些年现代化军事发展中,步伐较为缓慢。这主要与中国总体国防战略转变相关。中国陆军是一支自二战以后亚洲出现的最强大的陆地军队。现在他们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同时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作战时代迈进。中国军方把军队划分为一线主力师,二线防御警卫部队。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最大限度节省装备开支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孤注一掷”的做法。”
“--增加远程打击能力。
在以前,中国仅有各大军区才用有部分近距离超视距打击能力武器。其主要的战略武器一直以来,交给其第二炮兵部队使用。陆军的12个集团军以往,均没有超过100公里的射距武器。但是,随着中国军事现代思路转变,中国把原作为第二炮兵中进程地对地导弹部队,简化到各集团军使用。形成了类似美国陆军的“军属”地对地远程打击力量。P12,B611。这些中近距离弹道导弹,配输给了部分一线集团军。”
“这使得中国陆军集团军,首次拥有了单独独立的中进程战术打击能力。另外中国还将在今后,将已经开始猎装部队的HN-1,2型陆基机动巡航导弹配属给集团军作战使用。这些常规作战巡航导弹拥有800-1200公里的有效打击距离。甚至在必要时期,它们可以换装1W吨级一下TNT当量的小型核弹头。其作用类似美军早期“长矛”战术导弹。这种分派使得中国陆军集团军极大增强了其“军独立作战”能力。作为战役打击主要力量的集团军,中国解放军已经在此取得了自己的需要。现在这些中国陆军集团军,才真的具有了“集团军”战役战术打击能力。与以往相比,中国集团军作战独立能力得到了十足发展。他们再也无需像“含着奶嘴的婴儿”离不开第二炮兵部队”
“---装甲机械化集群完善。
80年代出现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大型联合军事演习。解放军当时邀请了多国军事观察代表,其中包括美国三军代表。从当时演习结果来看,中国试图要展示自己所具有的“机械化
合成理念”但是,在那个时期合成化陆军机械化集团,中国还没有能力完全做到。但是此后20年不断累计发展中,中国机械化合成作战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近些年的新的中国军事变革中,中国装甲部队形成了类似西方国家的编制方式,摆脱了早期原有的前苏联装甲部队模式。这种转变赋予了其陆军装甲部队更多的战术能力。同时甩掉了前苏联军队的“坦克突击”的单调做法。取代的则有机械化小分队作战,城市装甲作战和反装甲作战。机降和伞降执行“蛙跳”战术的点打击能力。”
“为装甲部队配属了陆军直升机作战部队,其规模可以达到旅/团级。其中目前主要是用来源于俄罗斯的米17,171运输型直升机。也用米171A作为打击使用的攻击型。同时小批量配属了一些“主力”装甲集团军WZ-9型攻击直升机。”
“将原有的大批“步兵师(汽车师)”改造成为轻型轮式步兵师,中国按照前苏联称呼叫法为:摩托化步兵师。为这些摩托化步兵师装备了WZ551系列轮式装甲战车。86式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并且开始批量替换老旧的T69系列坦克。而改进的原有59式老式坦克。被作为T63A海军陆战登陆部队的辅助突击武器,逐步应用到那里。或者使用在内卫防御部队。既所谓的二线部队中。以一线主力军团,配属越来越多的99式,98式新型坦克。”
“在步兵战役反装甲能力上,以往中国步兵主要依靠具有700米射程的PF40系列反坦克火箭筒。但是它对付第三代具有复合装甲的现代化坦克作用已经被淡化。因此中国为装甲突击部队中,装备便携式单兵反坦克导弹。它的前身是知名的“红箭-8C”同时依旧在使用一些老式红箭-73导弹。而中国也制造了类似美国M901系列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并且部署在其团级,甚至营级装甲部队中使用。”
“--装甲部队防空系统改善。
作为装甲部队,最大敌人莫过于来自中低空的突击打击。中国从海湾战争中看到了,在伊-科公路既著名的1000米死亡公路上。美军2架A10雷电II攻击机在不到2小时时间,就摧毁了前伊拉克政府军一个装甲行进营。因此,中国从80年后期开始,吸收来自法国一些先进地面中近距离机动防空系统。并且批量配属给装甲部队。这些来源于法国的防空系统,较之老式的前苏联“萨姆”系列导弹,精确度和抗击干扰能力要提高很多。”
“自行研制的来源于早期前苏联的SA-7“环杯”的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SAW对于中国装甲部队防空作战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就算是老式型号的“原始版”红缨-5红外寻的单兵导弹,在目前阿富汗作战中,塔利班恐怖武装用来打击联军的直升机,效果十分显著。它曾经在06年,07年分别击落了美制AH-64阿帕奇直升机,CH47运输直升机。而新改进的中国自行装备的单兵防空导弹,近似于美制“针刺”导弹系列的打击能力。”
“速射武器进入了解放军装甲部队。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神2000型车载近程射速火炮,近似于美制6管20mm火神自动炮。安装有电视观瞄,雷达制导等多从系统。”
“为了对抗30-100米低空,甚低空的对地突击打击。中国陆军还为其装甲部队直升机装备了“TY90”防控导弹。可以直接攻击类似A10这样的对地专用攻击机。此外飞獴80,90自行防空导弹,也可以打击中低空来袭击的目标。而对于巡航导弹,战略战术导弹打击,则交给集团军配属的SA10S-PUM完成。”
“虽然我们看到了目前解放军陆军的作战能力的极大提高。但是,他们要达到今天美军以及北约联军的作战现代化能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现在中国所做不过是在尽可能缩短他与西方国家在陆军装备现代化上的差距。至于要达到中国所期望“全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中国还并没有真的做到”
“问题依旧存在
中国陆军目前也装备一定数量的电子信息化作战系统,全自动战场环境观测系统。但是,作为单兵通信联络系统。中国在信息化手段上还是略显不足。缺乏更加有效的营-旅的互动通信系统。战场指挥系统显得凌乱。”
“陆军装甲部队,由于缺乏专用武装直升机,因此他对于对方地面装甲集群的打击手段,还主要是“坦克拼杀”。达到真的立体化作战。虽然中国改进了WZ-9直升机。但是,多用途直升机在很多基础设计上,难以取代专用武装直升机的作用。而且中国至今还没有装备它的WZ-10攻击直升机。而即便是装备,中国陆军也不具备拥有类似AH64这样的和俄罗斯MI-28“浩劫”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机降作战能力还有待提高。中国目前陆军部队可以执行类似美国的机降快速作战。但是其主要装备的是俄罗斯产米-17中型直升机。它不能像CH47,53.这样的重型直升机,完成运载中型以上机降装备。提高机降部队重型武器打击突击能力和反装甲能力。据悉目前中国开始装备俄罗斯的米26“光环”直升机。这种直升机会带给中国陆军一些新的机会。”
“---兵员作战素质问题
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所执行的是“普遍义务兵”制度,既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人,就有为国家服兵役的义务。这种做法主要是早期中国领导者考虑到他们在起家革命时期的“兵力匮乏”的境地。但是,在中国现在的发展极大影响了这种制度。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美国。但是它三面依靠陆地,仅有东部地区靠近沿海。因此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同时造成了地方教育水平的差异巨大。”
“中国10大城市中,适龄参军的青年人,大多数却不愿意参加军队,这与目前美国所面临的困难是一样的。而目前大批的现代化装备进入了解放军部队,信息化作战水平也不断在提高。因此这对于人员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长期以来善于发展“全民皆兵”的中国人,在很长时期其部队中高级军校中主要培养的则是大批研制,文职人员。而低级步兵学校,则很难招收到适合的足够数量的学员。没有高素质的兵员,中国依靠贫困地区低教育水平的适龄兵员。要接触大批的现代化装备,其对于解放军来说,几乎每一次装备的更换,就需要至少3-5年的训练周期。但是这个周期根本不能满足兵役制度的限制。因此中国部队匮乏大批的能够驾驭现代装备的高素质兵员。”
“中国目前似乎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他们鼓励那些大学生参加解放军。以提高部队整体素质能力。但是,必定中国老式教育系统,难以满足大批兵员需求。但是共给专用军士还是可以满足。”
“因此虽然解放军装备了大批现代化,精确制导打击武器,但是实际上由于长期以来以落后击败先进著称的解放军。并且他们习惯于使用“民兵-军队”的老式发展模式。因此实际中解放军作战能力很可能目前处于下降趋势。至少他们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和进行调整。特别是他们要改变传统的“民兵武装”的概念。必定专业化军事装备和引进的大批现代化装备,并不是简单的民兵可以快速使用和操作的。”